首页

美脚虐阳

时间:2025-05-25 14:45:07 作者:雅万高铁架起中印尼民心相通桥梁 浏览量:69604

  中新社雅加达5月25日电 题:雅万高铁架起中印尼民心相通桥梁

  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

  加入雅万高铁项目,来自印尼的蒂妮收获颇丰:“这段经历让我得以与来自不同背景、文化和语言的团队合作,拓宽了我的国际视野。”

  作为印尼中国高速铁路有限公司一员,32岁的蒂妮深切感受到跨文化交流与高科技融合的独特氛围。她被中国春节习俗等传统文化深深吸引,同时也积极向中方同事介绍印尼特色美食。蒂妮说:“彼此的欣赏与理解,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5月24日,雅加达哈利姆站停靠的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列车。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 摄

  由中印尼合作共建的雅万高铁于2023年10月正式开通运营。截至2025年5月20日,累计发送旅客超过930万人次,预计全年客运量将较去年增长10%以上。

  这条高铁不仅为印尼民众提供了便捷的出行选择,也有效推动了沿线地区的发展。中国驻印尼大使王鲁彤表示,雅万高铁已成为中印尼交流合作的桥梁纽带,促进了两国双边关系的发展。

  雅万高铁让雅加达到万隆间原本3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至40分钟,改变了许多印尼人的通勤方式。

  “对我来说,最直观的变化就是与家人朋友的联系更紧密,生活更便利了。”作为土生土长的万隆人,蒂妮是这条高铁的直接受益者。

  “雅加达到万隆只需要40分钟,过去难以想象,现在却成为日常。”常往返于两地的乘客塞普提亚万说。

  印尼中国高速铁路有限公司中方董事张明介绍,雅万高铁以安全、绿色、高效、舒适的出行体验,受到印尼民众广泛欢迎,许多乘客慕名而来,旅客发送量持续增长。

  这条铁路也吸引了大批国际游客。2025年第一季度,超过8.7万名非印尼籍旅客搭乘雅万高铁。

  雅万高铁带动人流加速涌动,高铁经济带雏形初现,沿线车站涌现出快餐店、冷饮店、咖啡馆等新业态。

  在德卡鲁尔站,咖啡店主维多表示:“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地,自从高铁站建好后,客流多了,生意也好了。”

  卡拉旺站周边集聚了汽车、电子、家电等产业园区,是印尼的工业重镇。随着雅万高铁的开通,目前已有来自中国、美国、新西兰等国的50多家企业在此落户。

  印尼官方数据显示,雅万高铁使用电力驱动,每年节省燃料成本近2亿美元。2019至2023年,该项目为雅加达和西爪哇贡献了近6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

  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研究员哈亚提·诺馥思认为,雅万高铁不仅缩短了通勤时间,提升了印尼的基础设施水平,更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

5月24日,乘客在雅加达哈利姆站与停靠的列车合影。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 摄

  雅万高铁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更是中印尼两国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

  在设计与运营中,雅万高铁处处融入印尼文化元素,从车站建筑风格到座椅内饰,中国高铁技术与印尼传统风貌交相辉映。

  截至目前,约4.5万人次印尼员工通过“师傅带徒弟”等方式,接受了中方提供的专业培训。张明介绍,在此过程中,中印尼工程技术人员克服语言障碍与文化差异,建立起深厚友谊。

  “看到中方同事喜欢印尼美食、尊重当地文化,我非常高兴。”蒂妮的感受尤为真切。

  今年是中国与印尼建交75周年。作为中印尼合作的标志性项目,雅万高铁不仅增强了印尼各界对中国技术的信任,也悄然改变了民众对中国的认知。

  “如今,越来越多印尼人以雅万为荣。”曾参与项目建设的华人张展伦说。

  张明表示,雅万高铁不仅是一条交通线路,更是一条惠及民生的发展之路。许多印尼人亲切地称它为“我们的高铁”,这份认同感正是中印尼民心相通的真实写照。(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乌镇“网事”】习言道|牵住数字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

其间,印尼仙游乡亲寻根团开展“情系母亲河 漫步木兰溪”主题活动。他们沿着木兰溪漫步;参加市民的广场舞和健身操活动;在兰溪大桥广场上,品尝家乡美食,了解赤饼、花生汤背后的文化故事。

视障人士结婚登记首用无障碍制式文件

该活动共有80多名志愿者参与,大家在一周时间内,围绕色达县展开形式多样的交流互动和志愿服务。椒江民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志愿者饶英购买了价值14000多元的学习用品,送到了色达县民族学生的手中。

更大范围、更高层级、更深层面 我国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将扩围

6月28日,梁平区的重庆市蜀达饲料有限公司饲料添加剂生产项目运用数字人民币为首批13名农民工发放工资6万余元。施工总承包负责人唐义忠表示,“用数字人民币来发放农民工工资的确好用,我们可以通过专户直接将工资直接打到农民工本人数字钱包,有效规避工资款项可能被劳务公司或班组长截留风险。”收到工资的农民工章勇说,在梁平区人力社保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他已经可以顺畅地把到账的工资转到银行卡里,“操作很方便”。

从火车站被带走的“老虎”,在多个岗位上大肆敛财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十年前的今天,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京畿地区的协同发展画下了蓝图。十年来,三地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区域整体实力持续提升,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生机勃勃。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十年,3600多个昼夜,京津冀21万平方公里土地有了怎样的协同之变。

外媒:中国在APEC力挺经济全球化 维护多边主义

我初中时成绩一直不错,一位张姓数学老师格外照顾我们,我还参加过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对于牧区的孩子来说,很多经历都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